向戈壁要产出
发布时间:2021年04月09日
——上阿图什镇戈壁产业园成为农民增收金窝窝
一大早,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戈壁产业园寒风凛冽。88座温室大棚在雪后的阳光下照耀着。收购蔬菜的货车在大棚间穿梭,一会便装的满满当当。
托合孙江·伊米尔将4个大棚的菜,采摘完装上收购货车,终于能够停下来休息一会。喘着粗气的托合孙江·伊米尔已经劳动了4个小时,每天他都要完成这个流程。
4座大棚分别种的辣椒、芹菜、菠菜、油白菜,托合孙江·伊米尔说这些东西跟他的孩子一样金贵。他算了一笔账,今年4座大棚可以挣4万余元,明年他就能把计划了许多年的小货车开回家。
曾经茫茫戈壁的上阿图什镇如今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窝窝。上阿图什镇人口5.4万,只有7.4万亩耕地,人均耕地1.37亩。只能种小麦、玉米、青饲料。近年来,上阿图什镇大规模种植核桃等经济作物,收益有了明显提高。
2014年托合孙江·伊米尔被识别为上阿图什镇塔库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,缺少资金的他只能在镇上打零工挣钱,每年的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。2014年,他认领了一座大棚,2015年,他又承包了3座大棚。
大棚分下去了,乡镇各级党委并没有当甩手掌柜,他们知道这些村民虽然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,但是在大棚里种蔬菜,他们还是第一次。镇政府统筹农技站成立农业田间学校,派技术人员在戈壁产业园上班,每天就为这88座大棚提供技术支持。
吐尔洪·吾山就是戈壁产业园常驻技术员之一。他说,这88座大棚,他比种植户都了解得清楚。这份了解,源自于长年累月的负责。
初到戈壁产业园,从早到晚,吐尔洪·吾山的电话就没停过,你家的西红柿苗叶子黄了,他家的辣椒苗上有虫子。而这些问题很多都是他反复说过的,有些种植户晚上还忘了把棉被放下来。
“那时候心里犯过嘀咕,但是我一想这些大棚是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保证,我的心就平静下来,觉得讲多少次都不多。”吐尔洪·吾山说:“后来一到傍晚,我就把这88座大棚走一遍,注意事项每天都给他们说一遍。”
种植户艾力江·艾拉就是农业田间学校的受益者。第一年承包大棚,眼看着西红柿挂果了,但一夜之间好多西红柿出现了裂口。心急如焚的他拨通了吐尔洪·吾山的电话,吐尔洪·吾山骑着电动车来到他的温室大棚。
“明天早晨把棉被收起的时间延后,棉被收起后注意通风。”吐尔洪·吾山说完就想着赶往下一座大棚,艾力江·艾拉一把拉住他,紧锁的眉头皱的更紧了。“按我说的做,不会再有裂口了。”吐尔洪·吾山说。
艾力江·艾拉照着做了,到西红柿上市,再没出现裂口的情况。
现在戈壁产业园年总收益可达120万元,平均每座大棚收益可达1万元以上。与此同时,产业园还能带动400多人季节性就业。
上阿图什镇扶贫办主任张铁军说: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改进种植品种,提高种植作物价值,打造绿色农业品牌,让农户持续增收奔小康。”(翟汝增 袁苗苗)
上一篇:春来葡萄吐新芽 万物复苏新气象